首页 > 热点 > > 正文

南怀瑾老师:做工夫搞得一身是病、身体僵化就糟了 天天热点评

时间:2023-05-23 20:58:28     来源: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


(相关资料图)

明代罗近溪先生是王学的后起之秀,也可以说是王阳明门下杰出的大儒。罗近溪一生中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都在做“不动心”的工夫。《明儒学案》摘录他经历的一段话说: 又尝过临清,剧病恍惚,见老人语之曰:“君自有生以来,触而气每不动,倦而目辄不瞑,扰攘而意自不分,梦寐而境悉不忘,此皆心之痼疾也。”先生愕然曰:“是则予之心得,岂病乎?”老人曰:“人之心体出自天常,随物感通,原无定执。君以夙生操持,强力太甚,一念耿光,遂成结习。不悟天体渐失,岂惟心病,而身亦随之矣。”先生惊起扣首,流汗如雨,从此执念渐消,血脉循轨。 这一段话,记录罗近溪中年做学问、讲修养,极力克念制欲,朝“不动心”的方向去做,结果弄得一身是病,身体僵化。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,他患了神经性麻痹症,全身僵硬,麻木不仁。经过一位高明之士的指点,他惊出一身大汗,病就好了。这是黄梨洲先生编《明儒学案》上的简录。 我在另一书上所看到的是,他在似梦非梦中听了那个老先生的话后,这一惊,汗出如雨,湿透重衾,从此病就好了。所谓“湿透重衾”,就是说出汗太多,湿透了被褥。但是这位梦中指点他的高人却不肯留名,罗近溪再三问他,他只说泰山丈人而已。 我们引用罗近溪的例子,可以看出他的修行弄得心身皆病。一般人的许多病痛,都与心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,要讲究养生的人必须了解这一点,这里举出罗近溪的目的是希望不要把孟子“不动心”这一句话,再像罗近溪一样,弄错了方向。 再说,即如佛道两家讲修养工夫的人,也是一样需要注意。一般人标榜“无念”的观念,大多都是根据《六祖坛经》上断章取义而来,经讹传讹,误已误人。其实,六祖对自己所谓“无念”一词,作过更深一层的解释,所谓“无者,无妄想;念者,念真如”,并不是说要做到如木头石块一样的什么心都不动。还有更好的例子,在《六祖坛经》上记载一则公案。当时,北方有一位卧轮禅师,专门注重对境无心的不动心修持,当然他也有相当功力心得了。所以他作了一首偈子说: “ 卧轮有伎俩 , 能断百思想。 对境心不起, 菩提日日长”。 这首偈子,由北方传到了曹溪南华寺。六祖听到了,深怕一般学人弄错了方向,他不能不开口了,因此就说我也有一首偈子:“ 慧能没伎俩, 不断百思想。 对境心数起, 菩提恁么长”。 在六祖这首偈语里,很明白地告诉大家,对境可以生心,但必须在纷杂的思虑中始终不离无思无虑的奥妙,那就不妨碍道业了。至于透过千思万虑如何去认识无思无虑的道体,则是慧悟的关键所在了。所以自六祖以下的唐宋禅师们,很多都强调处在流俗鄙事之间,日用应酬,鸦鸣鹊噪,无一而非道场,并非如木石一般的“不动心”才算是修道。 《孟子与公孙丑》(东方出版社) ------------明代大儒罗近溪,学问很好,他把老师严山农接到家中,他的儿孙要为太老师招呼茶,他不准,因为是他的老师,他必须自已来,儿孙辈还没资格。可惜你们学佛的人不看儒家东西,这门户之见很严重。我常说宋明理学家等于是佛家的律宗,真讲戒律你要看四朝学案。老庄等于是佛家的禅宗。这罗近溪在明儒学案只写了一半,他要死的时候,学生们都赶来了,来了跪在老师前面,请老师多留一下。他给学生吵烦了,就同意多活一日,时间一到他就走了。明儒学案只记到这里,但是你就知道他可以预知死至,而且生死来去自在。明儒学案不愿意记载神秘的一面,根据我看到其它文献的记载,在他死后不久,他的家人还收到他自外地托人捎回的口信,家人一问,带信人和罗近溪在外地相遇的那一天,正是他老先生走的那一天。你看,他还有化身呢!儒家诸如此类有成就的人还很多。 《维摩诘的花雨满天》(东方出版社) ****** 赞赏感恩您对本公众号的慷慨赞赏(请识别下图二维码)。不论多少,是心意也是鼓励! ****** 文章转载可开白。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。相关文章均由“迦陵仙音敬南怀瑾”整理首发。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非评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