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韩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存在感明显高了起来,尤其在欧美地区,影视歌获奖项目逐渐增多。
像《寄生虫》、《鱿鱼游戏》、Kpop偶像等等,成为一种独属韩国的文化符号,被刻在大众印象里,做得挺成功。
专业媒体人早就将这些作品和偶像团队剖析得明明白白,而作为不专业的我,会去留意一些被忽略的细节,在看完大部分作品后,还真的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。
(资料图)
我这里先抛一个不成熟的观察结论:韩国无论是影视圈、艺术圈、偶像圈,或是融入大众的生活圈,都很努力地向西方靠拢,给我一种西里西气的感觉。
从最浅表角度来看,首先是名称西化。
作为韩流输出的典型代表,Kpop偶像团体的名称几乎全是英文。我印象里能用韩文或中文叫出来的团体名,都已经属于时代的眼泪,例如东方神起、少女时代、神话、水晶男孩......
翻看现役的年轻偶像团体,我看到的是清一色英文团队组合。组合里的每个偶像,艺名要不直接取一个英文名,要不用韩名翻译成英文的拼写版来作为官方艺名。
至于输出的Kpop音乐作品,从专辑到单曲名称也都是英文,这里我就不举例了,你打开音乐软件,进入韩国分类区,看看热门歌手的主页就足以验证。
这股风气,已经影响到了韩剧圈,有部分剧名会使用全英文,有些是韩英文夹杂,属于温水煮青蛙型,暂时没掀起太大风浪。
可能有人会说,名称西化是为了更好地向全球输出韩流文化,减少外国人的欣赏壁垒。
能这么理解,但这恰恰说明了韩国的文化护城河不深,它只能通过降低门槛,来向全世界兜售整齐划一的工业文化。
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,迎合。
名称西化只是表面,内核西化才是韩国流行文化的最大问题。
在地缘板块上,韩国这么多年附庸于美国,天然就适合作为美国向东亚、东南亚国家输出意识形态的工具。
韩流,本质上是西方文化的二次加工。
从很早开始,韩国娱乐公司一边复刻着欧美音乐风格,一边摸索如何高效产出……说白了,就是搞山寨文化工厂。
可以说,Kpop音乐是欧美流行乐的一个分支,早期流行乐模仿的是披头士这类乐队风格,到90年代的韩团鼻祖H.O.T,开始走欧美组合老路。
后来,YG娱乐公司捧出来的艺人也更具欧美风格,无论是凭借《江南style》火遍全球的鸟叔,还是Bigbang,2NE1,BlackPink......粉丝甚至以此为荣,将自家偶像与高级、有品位画上等号。
防弹少年团的基本盘直接定位本土和欧美,甚至会说出一些「辱华言论」,这也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,毕竟讨好本国和欧美市场受众才最重要。
事实上,很多韩国音乐人早年是在欧美成长或接受教育,他们本身的创作思维和风格就更贴近西方人口味。
Kpop的风格其实很局限,基本圈定在电子乐,通过高密度的动感节奏和电音,配合整齐划一的舞蹈演绎,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,产生洗脑效果。
加上韩国娱乐公司经常外聘欧美知名音乐人才参与编曲项目,还会把这个作为专辑卖点,最后再配合青春靓丽的年轻肉体,边唱边跳大胆露骨的性感舞蹈……这样几重buff加持下,很难不西化。
就这样通过不断迭代,韩国已经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流水线造星模板,从练习生的无限内卷,到对艺人的极限压榨,最终成批量产出迎合大众生理需求的快餐爽文化,还硬是让他们闯出世界了,让人瞩目。
说到底,韩流的本质是向世界兜售令人感到愉快的工业化产品,与韩不韩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而韩国音乐的另一个问题是断层严重,体现在音乐制作口味始终在讨好年轻一代。
因此你总会看到一些刻奇景象:卷成麻花的90后、00后现役偶像在跳韩团舞,大浪淘沙坚守下来的80后偶像(SJ、少女时代等)也在跳韩团舞,本该佛系躺平的70后老前辈(神话)还在跳韩团舞......
至于韩国影视,它输出的内容相对尴尬,也是在符合西方思维的基础上夹杂一些韩国文化碎片。
近些年的爆款剧多少都跟政治正确沾点边,要不就是阶级矛盾、贫富差距、关注弱势群体啥的,流量密码属实被玩明白了。
《寄生虫》的奉俊昊导演,在拍摄电影时喜欢延续好莱坞工业技术的基础,并融入自己的叙事风格。《寄生虫》讲贫富矛盾,最后却在奥斯卡获奖,由一个财阀发表获奖感言,那画面其实挺魔幻。
《鱿鱼游戏》是一部节奏感很强的爽剧,底下一群人拼命厮杀,而上面戴着面具看戏的,是一群说着英语的西方人,直接把讨好摆在明面上了。
一些架空题材电视剧,如果设定是现代皇族,基本照搬英国皇室的模式,例如《宫》、《皇后的品格》、《The King:永远的君主》(又要加点英文)......
这里得说一句,甭管韩国是不是在玩流量密码,至少近几年拥有现象级的全球爆款,我国的影视行业依然任重道远,这个需要承认。
韩国影视剧和综艺还有许多「西化」现象,比如韩国人在日常语境里,经常会夹杂各类英文单词,而且非常高频,高频到让人疑惑。
注意,这里的韩英夹杂,已经不仅仅是外来词汇在本土没有合适的表达方式,从而选择音译这么简单了,说是「滥用」一点都不为过。
就连正常的动词,韩国人也习惯用英文单词进行表达,以强调重点。
这是因为韩语中的部分发音缺失,只能用其他辅音进行替代,至于动词英语化滥用,辐射范围就更广了,属于张口就来型,多发生在韩国年轻人身上。
国内有一部分留学群体和喜欢每一句话里夹杂「英文动词」的都市精英,也同样有这种迷之优越的怪毛病。
这种属于无意识习惯,每当有重点要强调时,就会换个英语词汇输出,似乎这样显得更有气势。最合理的推测是,在韩国人的骨子里会认为,说英文能让他们更自信,与西方沾亲带故能让他们更强大。
事实上,韩国文字的底蕴并不好,在谚文成为全民通用文字之前,汉字才是朝鲜半岛的主流文字。
世宗大王之所以创造出谚文,就是给目不识丁的底层百姓用,这项举措在当时可以说力排众议,却依然没有改变接下来几百年里,上层贵族使用汉字的习惯。
为什么呢?
除了作为中国藩属国的历史因素外,还有很重要一点:谚文根本无法精准表达词义。
谚文这玩意,说起来有点像我们使用的汉语拼音,只要会说会读就会写,甚至连英语单词都能用谚文形式呈现。
一定程度上来讲,使用谚文作为主流文字,对韩国扫盲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极大便利。
随之而来的问题是,谚文没有造字功能,它灵魂在于「音」,极度依赖上下文语境,如果单纯把一个词拿出来,可能会出现同音同形不同义的情况。
比如「shiyi」,在中文可以读理解成诗意、失意、失忆、十一、事宜、适宜......而在谚文里只有音,没有具象字,书面化难以区分词义,处境很尴尬。
所以我们经常在韩国综艺里看到各种谐音梗,韩剧里各种因谐音造成的误会梗。
这也是为什么,韩国人身份证上必须有汉字名,因为单纯的谚文写法会导致重名率大大飙升。
韩国的宪法、法律条文,为了方便韩国年轻一代学习,都转成了谚文版,但在条例后面还是会附加汉语注释,以防止曲解意思。所以为了保证严谨,学法的人是需要学习汉语。
韩国的去汉化运动从1948年开始,而让汉字从韩国主流视野完全消失,朴正熙(就是朴槿惠她爹)功不可没。
上世纪70年代,在朴正熙的大力干预下,韩国中小学教科书里的汉字被完全抹去,此后十几年间,韩国出版物也难以看到汉字。
为了去汉化更彻底,韩国政府这几十年间做了不少努力,首都汉城也改名为首尔。
好的,去汉化是去得很彻底了,后果是什么?
最直接的是文化断层。
朝鲜历史古书都是用汉字记载,许多韩国人根本看不懂史料。
这时候,野鸡专家跳出来大放厥词,民众也愿意相信这些历史谣言,毕竟谁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国家以前是被中国长期统治。
韩国现在的情况属于野史压倒正史,学术权威堪忧,所谓的专家一开口就能引发全网高潮,洗脑洗个几遍韩国人自己也都信了。
国内网友近几年因为「文化归属」的问题,经常与韩国网友对垒互撕,讽刺韩国为「偷国」。韩国年轻一代的网友,一边拥护去汉化,一边又听信历史谣言,将中华文化占为己有,这也是韩国文化断层的体现。
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,是影响民族特性的主要因素,如果这个民族的文化无法独立,最终只有被同化的命运。
现在的韩国正逐渐反噬,他们将文化自主权交到西方人手里,原本用语言文字建立起来的东亚文化壁垒被一步步瓦解,而且回不了头。
滥用英语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,人们像使用韩语一般频繁地使用英语单词,有些表达方式连韩国人自己都不一定看得明白,就连官方也经常会使用非正式用语。
韩国年轻人一边无视拼写规则,熟练地输出韩式英语,一边又看不懂自己国家遗留古迹上的文字,自创韩式英语词汇在年轻人眼里就是社交货币。
看上去是不是有点熟悉?我们当下的互联网语境里,也经常出现各种yyds、yysy、awsl等拼音简写现象,年轻一辈认为这是潮流时髦的象征。
如今对于去汉化、全盘西化这件事,韩国内部意见其实并不统一,很想跟西方建立亲密关系,可骨子里的儒家文化思维容易产生冲突,既混乱又矛盾。
有些韩国学者看到西方的文化殖民本质,担忧会对韩国文化认同造成威胁,呼吁恢复汉语教学;有些人心态依旧傲慢,看不起中国一切,坚决拥护去汉化。
总之,如果民族思想层面不统一,就容易出现极端、古怪的思潮,例如邪教和各种人权组织,韩国女权魔怔化和韩国男权的反击,恰恰是思潮对抗的象征之一。
在饮食方面,韩国也呈现两个极端,一个是本土美食的荒漠化,一个是外来饮食习惯的全盘接受。
许多韩国人引以为傲的美食,是从外国引进后进行本土化改良。
我们的炸酱面被他们直接搬过去,改一下酱料就成了「韩式炸酱面」;日本的寿司被他们改造成紫菜包饭,鲷鱼烧的模具都不带改,就成了韩国鲫鱼饼;韩国部队锅,灵感来自于美国军队的剩肉剩菜......
韩国传统饮品是大麦茶,现在已经被大街小巷的咖啡店取代了。
韩国人对咖啡的喜爱一点都不亚于欧美人,即便寒冬大雪里,在街上也能见到裹着大衣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一杯冰美式。
一方面是饮食文化被西化,另一方面是在三餐泡菜的习惯下,钠摄入含量普遍较高,韩国人经常会有水肿现象,所以需要依赖美式咖啡即时消肿。
在韩国,遍地都是炸鸡、咖啡店,街边小吃,除了传统的炒年糕、鱼饼、米肠、紫菜包饭,就是各种经过改良的韩式西快餐,例如汉堡、披萨、热狗肠,特色是含有非常多的芝士。
这里我真的忍不住吐槽,韩国人对芝士似乎有什么执念,总能整出各种想象不到的奇怪搭配,排骨要裹芝士,炸鸡也可以裹芝士,年糕要加芝士,部队锅也要淋上一层芝士,无芝不欢。
当然,韩国餐饮给我们的印象是讲究卫生,不仅灶台、厨具干净,处理食材也十分有耐心,小到一把葱都能洗个好几遍,让观者感到很舒服,这一点值得国内餐饮业学习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韩国餐饮「标准化、精细化」的背后,是被低估的隐性成本。
一盘卖相好看的肉,需要剔除筋膜、将不规整的边缘切除,最终处理成形状相同、大小相近的方块,这个过程产生的人力成本非常高,而顾客需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为这盘肉块的附加价值买单。
除此之外,韩国在饮食方面的选择性真不高,本身地小资源少,大多食材原料简单,而且十分依赖进口,本国的农产品反而要比进口货贵很多。
受「身土不二」观念影响,又让他们更推崇本国产品,自己给自己设限。
我记得03年韩剧《大长今》在亚洲爆火的时候,国内许多餐厅都蹭了这个热度,开起韩餐馆,什么泡菜饼、石锅拌饭、参鸡汤,来来去去都是这几样。
这些韩餐馆的结局,基本都以倒闭告终,因为在中国本土,这样的菜色毫无竞争力。图新鲜吃个一两顿还行,久了也就那样,完全竞争不过中国各地本土美食。
如果有吃货被韩剧里眼花缭乱、品种繁多的韩食种草,想去韩国开展美食之旅,那么大概率会感到失望——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。
韩国的美食土壤真的太贫瘠,这么说吧,如果真要拍「舌尖上的韩国」,一集拍完时长还有剩,剩余部分要用大量风景素材填充。
不过韩国人不觉得自己吃得不好,相反,他们真的挺容易满足,我接触过的许多韩国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引以为傲。
他们烤点五花肉,弄个炸鸡啤酒,搞点野菜拌饭,甚至煮个泡面就能吃得很香,喝口烧酒能爽得龇牙咧嘴,这倒不是演出来的。
当然,我认为影响最深的还是宗教。
可以说,韩国是基督教在亚洲影响最深的地区,也是基督教在海外传教士最多的国家。
跑去中亚地区传教,足迹遍布各地,连阿富汗、伊拉克这些伊斯兰国家也不放过,相当头铁,简直是雷区蹦迪。
2007年,一群韩国人跑到阿富汗传教,直接被当局扣留,死了两个人质。韩国政府苦苦周旋,支付大笔赎金后,剩余的人才被释放。
韩国境外传教据说还有一个「战略目标」,那就是到2030年,将在海外拥有46万名传教士,听上去相当疯狂,只能祝他们好运。
中国在他们眼里是一个超级大商机,用他们自己的话说,「这里数以亿计的迷失灵魂需要拯救」。然而我国的公共场合禁止传教,因为是违法行为,基本断绝了它们的念头。
韩国有一个不成文规定,只要能对圣经提出独到见解,即便教会只有你一个人也能自立门户。因此,许多野鸡教派拔地而起,每个教主都在给自己加光环。
客气一点的,就说自己是上帝代言人,胆大点的说自己是救世主,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。为了吸引信徒,他们会根据韩国本土国情做改良,在普遍认可的宗教观里加入一些私货,使新教义看上去更自由灵活,奉行自由民主的新时代韩国人也会更容易被鼓动入会。
他们精通金融投资,熟练掌握割韭菜技能,洗脑功力十分强劲,以熟人亲友为纽带,搭建起紧密的利益网,将镰刀挥向毫无防备的普通人,神学产业化算是给玩明白了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,韩国是文化沙漠,缺少传统内核,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,但大部分韩国人不这么认为,在他们眼里,韩流集中了全世界的文化精髓,并在他们的挪用改造下,焕发全新的泡菜口味,被打上浓重的韩式风。
他们坚信自己才是宇宙文化的中心,所以这个国家出现再多的魔幻新闻,也就不觉得有多稀奇了。
——END——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